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好看的书院 >> 梦穿康熙换乾坤 >> 第186章 ——还原同安王

第186章 ——还原同安王 2/2

事实上,郑芝龙降清在内部遭到极大的反对,除了众所周知的郑成功、郑鸿逵之外,“安南侯杨耿、来夷侯周崔芝,安洋将军辛一根等皆不从。弟芝豹、子成功尤极谏。”“初芝龙走回安海,各营战舡尚有五六百艘。降议既定,其幼弟芝豹诤喧声闻于外。成功见不能挽,乃纠诸将中同志者另走金门所,团结水寨于乌洋上。”【见于《隆武纪略》】其时,周崔芝等人还以自杀等手段反对郑芝龙降清。曾樱、张肯堂等明朝旧臣避居海岛,他们在芝龙部队中也有相当的影响。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郑芝龙能够完成降清部署,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他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在于:他将军队抓在手中。而其降清主张,应得到手下主要将领的拥护,例如施福[2]、施琅等人的态度一直倾向清朝。因此,尽管有拥明派的反对,郑芝龙还是决定降清。其后,以施福所部为主的郑芝龙部主力,还跟随李成栋等人攻打广东。

正如图海所言,施福所部明军,实为郑芝龙军队的骨干。这一支军队降清后,剩下的郑氏军队多为游兵散勇,大多不能打战。郑成功在海岛上树起反清旗帜之后的几年内,屡战屡败,一两年内不见起色,其主要原因在于失去这支主力部队,新招募的游兵散勇形不成战斗力。直到顺治五年,施福、施琅所部叛离清廷、回归郑成功之后,郑成功所部才成长为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而现在的顺治朝,施福、施琅早就在顺治八年重新投降了清朝,而且被重用。

【此处可参阅《公共章节》之《附31——论郑成功与施琅发生冲突的原因》。对于施琅,弘毅始终认为他大义不足,却志向明确。因为,郑成功和他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一种基于大势的不同判断而作出的政治斗争。我想替施琅说句我以为的“心里话”——谁能把海上实力保存好,我就给谁买命。首降清廷,是因为郑芝龙“可能”会继续大海商的运势;叛清而回投郑成功,是因为郑芝龙失势,其子郑成功成为当时唯一的海商“代表”;再叛郑成功而复降清,是因为郑成功走上了武装割据的道路,中央政权又采取高压政策,两边都不能大行海商,还不如顺势而为。】

由此可见,郑芝龙降清给南明造成极大的损害,给清军带来极大的好处,所谓“平闽首功”当之无愧。

但在弘毅的理解中,郑芝龙真正的“头功”却不是献出福建,而是献出了一股在历史上弥足珍贵,却可惜被清廷愚蠢抹杀的“海洋势力”!

《打油诗一首.看每句首字》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图之外已砥砺

去来乾坤难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点尽天下苦与乐

中华辉煌万人痴

文武皇朝唯大清

[1] 《郑成功满文档案史料选译》第一页有顺治四年四月《闽省降员郑芝龙题本》,说明是时郑芝龙尚未授职。顺治五年八月授一等精奇尼哈番,事见《清世祖实录》卷四十。直到顺治九年八月,郑芝龙给清廷的奏本自署官衔还是“厢黄旗正钦尼哈番”(即镶黄旗精奇尼哈番),见《明清史料》丁编,第一本,第六十三页。谢国桢《南明史略》云,郑芝龙被骗到北京后清廷“只封他为同安侯,叫他住在北京”(第一四二页)。清廷封郑芝龙为同安侯在顺治十年五月,目的是为了招抚郑成功,上距郑芝龙降清已过六年有余。

[2] 施福,又名施天福,字昆玉, 中国福建晋江龙湖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县。郑芝龙部将,施琅的族叔。施福不仅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而且志向远大,十八岁时投笔从戎参加了郑芝龙的部队,由于作战勇敢,又有谋略,深得郑芝龙的赏识和信任,很快就被提升为中军都司、帅府将中军之职,成为郑氏心腹。针对当时海盗猖獗、群雄并起、各地武装势力不服从官府号令等情况,施福提出“有向化者,说降之;崛强者,破灭之”的建议,得到了郑芝龙的赞同并依其计行事。这样,郑芝龙接收了前来投降的地方武装,剿灭了不愿归顺的强盗,彻底扫清了海上航行的障碍,垄断了海上贸易。可以说,郑氏集团能取得这些胜利,施福功不可没。施琅初次投军,因施福正随郑芝龙与前来骚扰的荷兰海军在海上作战,未及关照。施琅再投,经施福力荐,郑芝龙任命施琅为施福的副手。施福对这位二十三岁的侄子青眼有加,把中军的指挥权交付,让其充分发挥军事才能。对于郑芝龙的提拔之恩,以及叔叔施福的重用和信任,施琅心存感激。后来施琅、施福降清,也在一起并肩战斗。叔侄二人顺治五年至顺治八年第二次投靠郑成功期间,合作很愉快。顺治八年,施琅与郑成功闹翻,就是在施福的帮助下得以返回大陆,投降清廷。

喜欢梦穿康熙换乾坤请大家收藏:(www.hkdsy.com)梦穿康熙换乾坤好看的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梦穿康熙换乾坤最新章节 - 梦穿康熙换乾坤全文阅读 - 梦穿康熙换乾坤txt下载 - 弘毅知难的全部小说 - 梦穿康熙换乾坤 好看的书院

猜你喜欢: 她是贵族学院的女配伪装名媛破云特工:开局郑耀先要收我为徒从斗罗开始猎杀主角太太经明末边军一小兵脱贫倒计时仙逆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