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好看的书院 >> 红楼翻云覆雨 >> 第二百二十章 平宁郡主: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第二百二十章 平宁郡主: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2/2

“不可能什么人,都能借到银子吧?”

“那是自然!”

贾环解释道:“借银子是需要资质的,自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借到。”

“具体的执行标准,得看咱们的目标客户。”

一开始的时候,贾环就没想着从普通百姓的头上赚银子。

普通的百姓,也没有多少银子可以赚。

大头都在权贵阶层的手里,即便有一些豪商巨贾,手头持有不少的现银,但实际上也还是待宰的羔羊。

在权贵阶层面前,富商就是个屁。

岂不闻,抄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

想要搞死这些人,都不止九种办法。

“目标客户?”

又是个新鲜词儿,不过意思不难理解。

太上皇笑道:“那你好好说说,咱们的目标客户都有哪些?”

“谁有银子,谁就是咱们的目标客户。”

贾环想都没想,直接把心中的答案说了出来。

没什么好隐瞒的。

皇权和百官,天然是有矛盾的。

有点像,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太上皇心中也了然:“他们那些人,看银子比命还重,想要抠出银子来,可没有那么容易。”

底下的人是什么德行,太上皇再清楚不过了。

贪腐,索贿,都只是一些做官的小技巧。

即便没有这些操作,平日里明里暗里的福利,也没少拿。

寒窗苦读十余年,一朝中举,难道真的是为了致君尧舜上?

反正贾环肯定是不相信的。

太上皇当然也不相信。

“不打紧。”

贾环信心比较充足。

“只要能抓住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么就有办法让他们乖乖掏银子。”

世上最难的两件事,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把别人兜里的银子,装进自己兜里。

只要能搞定一件,想要发达肯定是没有问题。

至于发达的程度,取决于对象的多少。

“你倒是挺有把握。”

太上皇打趣道:“他们想要什么,你倒是说说。”

“就朝廷官员而言,肯定是想着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够继续为官,吃上朝廷的俸禄。”

都知道当官吃香,自然会想着把这个机会垄断掉。

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没等太上皇继续发问,贾环又接着道:“朝廷当官,文官靠科举,武勋传承靠战功,概莫如是。”

“只要把房子和这些机会绑定在一起,自然不愁有人来买。”

学区房的逻辑是,关闭绝大多数的区域性的学校。

当然不会直接关闭,肯定要找个借口。

本来村里的学校,就是为了服务附近的几个村庄而建的。

突然关闭的理由也很好找。

只要不被拨银子,没有了经费,自然就办不下去了。

老师也是要生活的。

苦一点,累一点,可能不要紧。

但不能让人彻底活不下去吧。

上学这玩意儿是刚需。

没有了村里的学校,想要上学的话,就只能到镇上,或者县里。

不过想到县里上学,也没有那么容易。

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实行了按户口分区入学的政策。

你得有关系,得找人才行。

从村里到镇里,或者到县里,谈不上远离家乡和小伙伴。

但客观上的距离还是拉远了。

如果每天通勤回家的话,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单程的话,也得一个小时左右。

就这还是住在县城郊区的情况下。

倘若是住在下面的乡镇,村子里,就不要想这回事了。

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才是正理。

家长陪读,也就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人口发生了转移,经济的重心也会随之转移,这是颠扑不破的定律。

求学导致的人口常住生活场所的变化,就是实质上消费,从村镇向县城转移的过程。

至于房子不房子的,看不见的手会说话。

只要能从房价的上涨里赚到钱,只要能从房租里赚到钱,自然会有人进场抢购。

拦都拦不住。

“还是你小子聪明。”

贾环点子多,太上皇是知道的。

但是这么精妙绝伦的主意,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

太上皇赞叹了一声,转念道:“要是真如你所言,买了这些个房子之后,就能提高中举的几率。”

“再过几十年以后,朝中岂不全是官宦之后。”

“恐怕对朝廷不是什么好事。”

作为顶端的统治者,能从中层的身上刮银子肯定是乐意而为之。

代价要是中层垄断的话,就不是太上皇希望看到的局面了。

“可以加强底层的教育普及。”

这个问题,贾环也考虑过。

社会阶级的分层,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形成的。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下来的差异,不是一两条规定能够抹平的。

十年寒窗苦,不可能打平,人家三代人的努力。

“恐怕得不少银子吧。”

太上皇首先担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治国之道,就是在于收上来银子,然后维持自己的统治体系。

这是每个统治系统天然的任务。

核心还是银子。

“银子肯定是少不了。”

贾环也没有回避问题的意思。

普通百姓想要接受教育,成本肯定很高。

读书这种事情,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起的。

从成本上看,除了读书本身的成本,还包括吃喝的成本。

以及里外里,普通家庭失去一个劳动力,所带来的损失,都应该考虑在内。

“但问题困难,不是可以逃避的理由。”

“还是得想方设法,提高一下百姓的收益。”

“倘若只靠着一亩三分地,那肯定是没戏了,咱们必须另辟蹊径。”

贾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机选择也是非常巧妙。

在大多数统治阶级的眼里,百姓自然是愚鲁一些的好。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只是眼下,无论是太上皇也好,还是雍治皇帝也罢,百姓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头等大事了。

反而百官的贪腐,以及对于皇权的挤压,变成了主要矛盾。

正好有利于贾环的规划。

……

需要探讨的问题,还有许多。

贾环陪着太上皇,在城东新建的别院,还得且住些日子。

与此同时,赦老爷在京城,也终于出手了。

忠顺王敲了登闻鼓,只被雍治治了个轻罪,降了一级爵位,闭门读书去了,显然是很难服众。

尤其,还有前番的事情没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属于被处罚阶段的二次犯罪,应该进行加重处罚。

反倒落了个金蝉脱壳。

肯定不符合朝廷法律的精神。

没有人可以通过举报自己,来获取比正常收益更大的利益。

不然的话,法律的尊严,将会荡然无存。

督察院没有合适的角度久矣。

忠顺王这次的操作,堪称是送货上门。

赦老爷果断发动了对忠顺王的弹劾,变相约等于对雍治的问责。

平宁郡主得了消息之后,快马加鞭就出了城,找到贾环,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一句:“你到底想干什么?”

喜欢红楼翻云覆雨请大家收藏:(www.hkdsy.com)红楼翻云覆雨好看的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红楼翻云覆雨最新章节 - 红楼翻云覆雨全文阅读 - 红楼翻云覆雨txt下载 - 八千公里加急的全部小说 - 红楼翻云覆雨 好看的书院

猜你喜欢: 她是贵族学院的女配伪装名媛破云特工:开局郑耀先要收我为徒从斗罗开始猎杀主角仙逆太太经明末边军一小兵脱贫倒计时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