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好看的书院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63章 南国陶都

第63章 南国陶都 3/3

这一次,同样也是如此。

让商志谭交手惊讶的不是苏亦对遗址文化层的分期,而是,苏亦接下来对河宕遗址的陶器的深入分析。

“要深入了解咱们河宕遗址陶器的话,我觉得有八点是不可忽略的。”

苏亦开头点题。

黄玉治副馆长再次充当捧哏,“哪八点呢?你小子倒是挺会总结特点的,之前,策展成功的五要素不说,还弄了一个展览三类型,现在又来一个河宕遗址陶器八大点,到底是哪八点,别吊大家的胃口,赶紧说吧。”

苏亦真不是吊众人口味,只是觉得这种解说太枯燥无聊了。

才下意识给出总结。

就好像考研简答题一样。

一来,基本上都是一二三四五点,直接罗列出来。

简单清晰,一目了然。

这种习惯,读研以后,倒是一直保持下来了。

现在也是如此。

见到众人期待的目光。

苏亦继续说,“一是河宕遗址的陶质淘系多种多样,夹砂陶、泥质陶、红陶,白陶,几何形印文陶、彩陶、软陶、硬陶同时并存,这是一种很值得重视的现场,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砂陶、软陶、硬陶这些类型来划分不同的年代。要知道硬陶的烧成温度经鉴在1000°c-1100°c以上,夹砂陶也有一部分为硬陶。”

江西仙人洞遗址发现之前,大家都认为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记,而,中国的陶器起源最晚也就是距今1万-9千年之间。

但实际上并不是。

江西仙人洞下层一直出土的陶器年代就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万年,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陶器遗存,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年代的陶器遗存。

硬生生地将中国陶器起源提升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

这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颠覆。

不过六十年代开始发掘的仙人洞遗址,一直到2012年才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78年的时候,可没有这个大发现。

在没有得到学界认可之前,苏亦也不会特意去提及什么。

他解说,依旧放在河宕遗址的陶器上。

“二是陶色驳杂,不能简单地用一、二种颜色来代表……”

“三是器形和种类以夹砂圜底釜(饮器)、泥质或夹细砂圈足罐(容器)、圈足盘和圈足豆(盛食器)四大器类为主……”

“四是几何形印纹陶相当盛行发达……”

“五是河宕的几何印纹拍印技术风格比较深而清晰,阳纹线条结构比较粗疏,印纹的单位或叫母题比较宽大,有些一个印纹单位达4厘米。”

说到这里,苏亦忍不住补充,“这是很有特点的,它与周邻的南海灶岗、西樵鱿鱼岗、三水银洲豆兵岗、广州新市葵涌、番禺南沙鹿颈村贝丘遗址以及珠海宝镜湾遗址出土的印文陶样最为相似,而与曲江石峡第三期文化、高要茅岗、东莞村头、圆洲以及粤东普宁后山、普宁虎头埔类型的印纹有较大差别。”

这种纵向比较,是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的。

就跟他之前弄的人类起源众多化石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没有多岭南地区多个考古遗址出土陶器类比,是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所以,听到这里,在场的专家教授都忍不住点头。

显然,苏亦这个小娃娃在陶器方面是下了功夫了。

见到众人竖起耳朵,用心倾听,并没有人突兀地提问,就连最喜欢挖坑的古运权都没有。

苏亦很自觉地往下说,“六是河宕遗址墓葬随葬品还发现有少量纹样简单的彩陶盘,它应与环珠江口区距今五、六千年前盛行的彩陶有承袭关系。只是它已处于彩陶的衰落阶段。”

“七是河宕陶器上还发现有70个、46种的刻划符号或称陶文……这是广东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末期遗址中最多的一处,也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发现。”

“八是河宕遗址出土的各种陶器标本,经佛山陶瓷研究所鉴定检测,认为河宕的制陶工艺已经采用了拉坯成型的轮制技术。这是目前全省新石器晚期遗址中经明确鉴定使用轮制技术的一处。”

“综上八点,所以,我们在整理发掘报告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观点,即若论佛山(石湾)地区的制陶业或陶器发展史,我们认为应从河宕遗址或‘河宕类型’文化讲起,因为学术家一般认为佛山陶瓷业始于唐宋时期。”

说到这里,苏亦意犹未尽。

“所以,如果觉得河宕遗址太小,不合适建立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话,我觉得咱们省博方面可以牵头,尝试在河宕遗址建立一个陶瓷史博物馆,甚至,也可以叫做广东石湾陶都博物馆,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听到他这话,王老哑然失笑,指着苏亦,“你这个小娃娃,果然贼心不死,一直打着遗址博物馆的注意啊。”

瞬间,众人诧异不已。

谁都没有想到这小子真可以。

连王老都敢算计。

胆子真肥。

不过这样胆子,黄玉治副馆长等人再喜欢不过了。

因为河宕遗址博物馆一旦建成,就是全省首列,全国前列。

完全填补了华南地区没有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空白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发不出的夜信】、【八荒古剑】、【ylj】以及书友20190130232325098的打赏,感觉今天打赏人数挺多的,看来昨天写的七千章,还是可以的,所以,今天再写给五千。嗯,从晚上十点多写着写着就写到凌晨四点了。主要是看论文去了。今天翻看了不少的论文。走马观花,乱看。原本日更两万的手速都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了。差不多看了十多篇。不过主要借鉴的还是这三篇。

《基于叙事学的遗址考古展示研究》-孔利宁

《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自源流》-张卉

《佛山河宕史前遗址的重要发现》-杨式挺

南越王墓的策展分析是第一篇,用的有点多了,这是硕士论文,比较浅,大家感兴趣去看,都看得懂。主要是跟我学的差不多。江西仙人洞的中国陶器起源是翻看第二篇才突然想起来的。博士论文,太长了,后面看不下去了。杨式挺的河宕遗址发掘报告,这段时间看到吐了。后面关于河宕遗址陶器的八点都是从上面抄下来的。

所以我就是资料缝合怪,没啥知识储备。就是突然觉得,估计这本书也就这个调调了。大家喜欢科普就慢慢看,常识性的错误比较少,我尽量不出错,要是不喜欢这个调调,也别骂我,嗯,晚安,明天见。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hkdsy.com)我在北大学考古好看的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 - 我在北大学考古全文阅读 - 我在北大学考古txt下载 - 莫鞑的全部小说 - 我在北大学考古 好看的书院

猜你喜欢: 她是贵族学院的女配伪装名媛破云特工:开局郑耀先要收我为徒从斗罗开始猎杀主角太太经明末边军一小兵脱贫倒计时有人喜欢这首歌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