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好看的书院 >> 大周少卿 >> 第398章 争夺中书令

第398章 争夺中书令 3/3

不少官员都皱了皱眉,觉得戴至德说的太过,刘仁轨虽确实很好,却未必比得上贞观时期的几位宰相。

不过众人都瞧出皇帝想任命郑王为中书令,这时候出来挑毛病,就是和皇帝作对,故而皆缄口不言。

郭待封笑道:“那就好说了,末将举荐李司徒担任中书令!”

戴至德怒道:“李司徒是武将,兼任着左骁卫大将军,如何能担任中书令?”

郭待封道:“刘公以前也是武将,戴侍郎不是说刘公担任中书令很称职吗?既然如此,李司徒为何做不得中书令?”

“你……”戴至德被噎住了。

旁人听他这样一说,都觉有道理。

尤其是李积一向善于与群臣处理关系,很少开罪人,再加上他威望素着,完全能与郑王分庭抗礼。

李崇义沉声道:“李公是我大唐军中柱石,轻易不能擅动,还是让李公留在军中,由郑王出任中书令更好些。”

程务挺出列道:“刘尚书此言不妥,当初刘公也是军中柱石,先皇却让他担任中书令,难道你觉得先皇当初行为不对吗?”

李崇义心中一沉,这么多军中将领出来反对,显然是武承嗣的授意。

便在这时,武承嗣走了出来,出声道:“郭将军举荐李公担任中书令,谁赞成,谁反对,表个态吧!”

戴至德大声道:“我反对!”

岑长倩沉声道:“我也反对!”

李崇义凝思不语,心中急思话术。

便在这时,李弘也跟着道:“朕也反对!”

李崇义猛吃一惊,正要说话,武承嗣已抢先道:“既然陛下与大臣们争执不定,李司徒是否能够担任中书令的事,就让太后殿下裁定吧!”

李崇义急道:“不对,应该是让太后裁定郑王殿下是否担任中书令!”

武承嗣淡淡道:“那也行,这两件事都让太后裁定也就是了。”

李崇义心中大急:“原本就算事情演变成太后裁定,顶多也就是郑王当不上中书令,谁知被武承嗣一番操作,竟把李积扯了进来。”

不用想也知道,太后一定会让李积担任中书令。

他急忙向裴炎、李敬玄和刘齐贤看去,然而三人都目不斜视,没有出声的打算。

不等他再反应,娄师德又出列,向李弘汇报一件小事,似乎宣告着中书令的事就这样决定了。

郑王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快。

他其实并不想做中书令,但如今被人推出来,又被人当面反对,简直就像被拎出来打脸。

朝会后面的事都是些例行之事,李弘因中书令的事,很有些沮丧,对朝事也表现得无精打采。

尽管周围有无数臣子不断给他鼓劲,但他软弱的天性却始终改不掉,面临争斗时,总忍不住退缩。

朝会后,武承嗣来到紫宸殿,将结果告诉武媚。

武媚微笑道:“这样便好,先让李积出面出任中书令,等时机成熟,再让他将中书令让出来,换其他人担任。”

武承嗣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怎么了,承嗣,这样安排不妥吗?”

武承嗣道:“姑母,咱们这样做,不是利用李公吗?只怕会寒了他的心。”

武媚沉默片刻,道:“那你觉得该怎么做?”

武承嗣道:“李公年纪也大了,不如等他将来实在做不了了,再让别人做吧?”

武媚心道:“承嗣毕竟与李家是姻亲,让他做对李家不利之事,他定不会答应。”

又想到李积当初支持废王立武,便说道:“既然如此,就听你的吧。”

武承嗣笑道:“多谢姑母。”

随后,武承嗣将朝会上的大小事务向武媚略略说了一些。

其实这些早有人向武媚汇报过,不过武承嗣说出来时,姑侄两人便能谈论一下。

尽管武承嗣很想早些去军营,但武媚却一直拉着他谈论各方面的朝事,甚至将她的许多政策向武承嗣细细说明。

武承嗣虽觉枯燥,但也知道武媚是一番好意,在将他当做继承人培养。

两人谈到改革科举补充人才时,武媚忽然道:“承嗣,当初咱们在翰林院培养的几个人,现在也可以派上用场了。”

武承嗣微笑道:“周兴、王勃、卢照邻、杜审言和姚崇您可以拿去用,不过孟怀良您可得留给侄儿。”

武媚奇道:“你想用他做什么?”

武承嗣道:“此子颇有军事才能,侄儿想将他调入军营。”

武媚哼了一声,道:“你军中人才济济,还要跟本宫抢一个孟怀良吗?”

武承嗣哈哈一笑,道:“那这样,侄儿再给您举荐一个人才,孟怀良您就留给侄儿吧!”

“谁?”

“张柬之!”

武媚目光闪了闪,点头道:“他的事本宫略有耳闻,不过本宫要先召他当面考教一番,倘若果有其才,孟怀良本宫就不要了。”

武承嗣微笑道:“您随便考!”

不知不觉,两人谈到了中午,武媚留武承嗣共用午膳。

饱餐一顿后,武承嗣方离开大明宫,前往皇城十六卫营地,继续组建西讨大营的工作。

又用了五日时间,一月初九,武承嗣的五万西讨军终于组建完毕。

本站域名:

喜欢大周少卿请大家收藏:(www.hkdsy.com)大周少卿好看的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周少卿最新章节 - 大周少卿全文阅读 - 大周少卿txt下载 - 清九玄的全部小说 - 大周少卿 好看的书院

猜你喜欢: 她是贵族学院的女配伪装名媛破云特工:开局郑耀先要收我为徒从斗罗开始猎杀主角仙逆太太经明末边军一小兵脱贫倒计时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